【科创】书院第二届学术年会圆满落幕

    2015年6月17日,由孟宪承书院主办、科创中心承办的孟宪承书院第二届师范生学术年会于学生共享空间202圆满落幕。
一直以来,除了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获取教师技能等方面以外,书院一直关注且重点培养书院学子的科研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学术年会于学期末举办,也有助于学子们回顾并且整理其一学年过程中的科创成果,并且给予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促使学生之间的心得和成果的交流。

 


党委书记吴薇老师致开幕辞——不一样的讲话

    本次书院方面对于此次年会也是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书院院长王建磐老师,书院书记吴薇老师皆莅临会场,并且由黄建军、刘森七位老师所组成的导师团,和书院的各位辅导员也出席现场,给予了参与年会同学以相当大程度的指导。

优秀科研导师出席此次年会现场

    本次学术年会的环节亮点不断。
首先由六组优秀的学术项目组带来了精彩而不失严谨的展演,本次年会为了更加贴近宗旨“科创,触手可及”,因而在正式演讲之前,各组皆准备了2分钟的视频来记录做科研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将这份认真而诚挚的情感传达给了所有的与会者。


书院学子展示科研项目,自信满满

台前展示精彩纷呈

王建磐院长认真倾听

评委老师认真聆听展示内容

在座同学全神贯注

评委老师交流意见

    在主讲人配合ppt演讲内容之后,又下一组的影子成员向主讲人进行内容上的抗辩,而这过程中也可以发现两组成员经过思考后对弈应答之时的思想火花的碰撞,将气氛推向了高潮。

影子队员自信满满地进行提问

台上同学在回答时镇定自若

    紧接其后的是陆则远同学主持的科创人生板块,该板块为了缓和前一板块紧张的气氛,因而结合了前三部分的内容对主讲人进行一系列心得和成果上的询问,轻松幽默的对话也使得台上台下的笑声不断,同时也再次首尾呼应了本次年会的主题,即触手可及。

主持人与同学谈笑风生

评委老师忍俊不禁

展示同学声情并茂

    在六组同学的展演中,王芳同学带来了“STEM”素质教育的课题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关注,并且她也带来了她的学术成果,并在台上直接展示其研究项目中对于灯泡控制研究理论的素材,这一成果以及王芳同学轻松自然的阐述方式也使得这一展演过程惊喜连连。
本届年会除了将优秀的项目以完整的形式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供参考学习之外,也授予了本年度闵行科普优秀志愿者,科研积极分子等于校内校外参加科研活动的学 子们以表彰,也正是这些活跃于校内外科研项目和推广科研成果的身影,为院系乃至学校营造了一种更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得学子们的思想得以发散和荟萃,从而 取得更好的成果。

一年中的累累硕果

    在年会进行过程中,主持人采访了出席的竺洪波老师和院长王建磐老师。两位老师都指出,学术年会形式是一个良好的平台,不仅让老师们欣慰地看到了学生们的成 长,学生之间也能够学习到彼此之间的优势,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懂得扬弃,懂得了更多的信息获取方式,最重要的是懂得了思考和团队合作功不可没的力量。王建 磐院长同样也是用自己在华东师范大学一路求学的经历,语重心长的教诲,路漫漫其修远兮,学术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昙花一现,而是打下坚实基础,更为扎实而长久 的探索。


指导老师分享自己的科创人生

导师嘉宾与年会项目组同学留影纪念

    学术年会凝结了一学年学子们在科研创造方面的心血,并且学子们也通过年会这一载体传达了自己做研究时的独特心得体会和成果性的展示,也极大鼓舞了其他学子 们未来投身于学术探索的热情,随着下一届大夏基金的正式启动,相信未来科研创造也将会书写新的里程碑,吸引更多的学子来为触手可及的科创事业增砖添瓦。

文汇报|世界难题交给数学高手解决

抗击埃博拉病毒、寻找失联的马航MH370飞机——两大发生在去年、困扰全世界的难题,居然成了今年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的试题。此次比赛已于前天正式开锣,很多国内高校报名参赛的数学尖子们大呼,这样的题目真是让人脑洞大开,“简直是要去拯救世界”。

这个周末,大学已经放寒假,校园里一片寂静。但在沪上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东师大等高校,一批数学“高手们”却正经历着最紧张的备战时刻。

用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现实重大问题或难题,对于今年入题的抗击埃博拉病毒、寻找马航失联飞机以及涉及人力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四个问题,不少参赛者感到极具挑战。

“这些问题的开放度很大,没有现成的办法或标准答案,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复旦大学数学学院三年级本科生张腾是今年的参赛者之一,他和伙伴们这两天正在“头脑风暴”之中,他坦言,“还没有想到满意的解题思路,正在小组讨论呢”。除了建模,比赛还要求参赛者递交一篇文字概要,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一下问题解决的方案。

根据赛制规则,今年美国数学建模竞赛的比赛时间为4天,从美国东部时间2月5日下午8点开始,到2月9日下午8点结束,(即北京时间2月6日上午9点开始,到2月10日上午9点结束)。学生以小组形式参加比赛,每组最多三人。业内人士介绍,今年国内的参赛队伍多达9000多支,以大学生为主,“这两年,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在国内大学非常火爆,这一国际性赛事参赛者中的八九成是中国学生。几乎每一年,都有几支中国高校队伍拿到这一赛事的特等奖。”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刘永明介绍,目前,高校里有各种级别的数学建模比赛,这类赛事的鼻祖就是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从命题思路来看,美国数学建模试题的时效性和开放性非常强,历年来都是如此。“中国的数学建模比赛也已经搞了20多年了,通常情况下,出题者对于问题本身多少有一个参考方案或者答案。而美国的赛事,往往选用一些无解的开放问题,解决方案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刘永明说,这一国际比赛鼓励学生运用专业领域的知识、学以致用,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法。

据悉,这项赛事的另一特别之处是设有一项禁律:参赛队在竞赛期间不得与队外任何人讨论赛题,连指导老师也在这一禁律之列,队员可利用查询图书资料、互联网上的资料以及求助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和软件等提出问题解决方案。

刘永明说,大赛对于违规者设有惩戒措施。一旦被查出违规,从参赛队伍的指导老师到参赛单位,都将受到取消本年度参赛资格或下一年度参赛资格的处罚。

美国数学建模比赛部分试题

问题1:根除埃博拉病毒

世界医学协会宣布,已发现新药物可阻止埃博拉病毒传播、治愈不太严重的病患。请建立一个现实的、明智的、有用的模型,除考虑疾病的蔓延、所需药物的数量、可行的输送系统、投放地点、生产疫苗或药物的速度,还可以考虑你的团队认为在根除埃博拉病毒时其他可能重要的因素,把它纳入模型。除了建模,再准备为世界医学协会发表公告准备一份1-2页用非技术性语言写成的信。

问题2:寻找失联飞机

回想一下失联的马航MH370飞机。请建立一个通用的数学模型,帮助“搜索者”制定一个有效的办法,搜索一架从A点飞往B点,已坠毁在诸如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或南北冰洋等开放水域的失踪飞机。

假设坠落的飞机没有信号。模型需能识别在搜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许多不同类型的飞机,它们经常使用不同的电子传感器。此外,请为航空公司准备一份用非技术性语言写成的1-2页的文字说明,以便他们介绍未来的搜索计划。

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申办答辩会在华东师大举行

 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是在国际数学联盟的分支组织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指导下召开的国际性学术会议,每四年召开一次,是国际数学教育界最高水平的国际会议。受中国数学会委托,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数学会于去年向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郑重提出申办将于2020年召开的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竞标要求,具体承担申办任务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前执行委员、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中国代表王建磐教授领衔的数学教育团队。

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申办答辩会在校举行

  5月26日下午,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申办答辩会在理科大楼A508室举行。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主席斐迪南多﹒阿扎雷罗(Ferdinando Arzarello)、副主席安吉尔﹒鲁兹(Angel Ruiz)和国际数学联盟秘书处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行政主管蕾娜﹒科赫(Lena Koch)组成的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考察团,校长陈群,副校长郭为禄,中国数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诗宬,上海数学会理事长、复旦大学副校长陈晓漫,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申办委员会主席王建磐,来自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的数学教育相关学术团体主要负责人和上海中小学数学教师代表等五十余人共同出席了会议。会议由校研究生院副院长、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本地组织委员会主席徐斌艳主持。

校长陈群致欢迎辞

我校和上海数学会申办2020年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校长陈群首先致欢迎辞,他阐述了成功申办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对于华东师范大学的重要意义,并表示全力支持申办工作。王诗宬和陈晓漫分别代表中国数学会和上海数学会表达了对申办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大力支持和殷切盼望。随后,王建磐代表申办委员会围绕申办理由、中国学校制度概况、关于大会举行时间、程序、会议论文集出版等的初步计划、包含会场、交通、住宿、签证、志愿者等在内的支撑条件、大会预算和大会地方组织委员会构成分工等方面向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考察团详细汇报了申办工作情况。

 汇报结束后,考察团成员逐一发言

答辩会现场

  汇报结束后,考察团成员逐一发言,肯定了申办委员会细致周密的工作,同时也提出了他们关于会场、签证申请等细节问题的一些意见。最后,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章建跃、中国数学教育研究会秘书长代钦、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委员会数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宋乃庆、香港数学教育学会理事长黄家乐、澳门数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郑志民、台北市立大学教授黄幸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教授范良火、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副校长施洪亮分别代表各自的学术团体、台湾学者、海外华人学者和数学教师向考察团表达了对申办第14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的拳拳期盼和大力支持。

小川川(批):期待2020,国际数学教育大会。

中国门:高考震撼实录

天还未亮,县城高中的学生们已经在苦读。偌大的操场上满是奋发努力的年轻人。这是中国西部的贫困县城,无数的学生和家长把希望投向教育,为了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面对最终的高考,这就像是一道大门。通过考试,一些人能迈进新的人生,走进城市的大学。
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看到了中国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