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免费师范生的故事,一个关于支教的故事,一个燃烧青春的故事。
一位好老师可以改变学生的命运,一个美丽的中国需要更平等的教育机会。
所有由admin发布的文章
朱启平——我的故事(上)
一个免费师范生的故事,一个关于支教的故事,一个燃烧青春的故事。
一位好老师可以改变学生的命运,一个美丽的中国需要更平等的教育机会。
写给12级贵州籍师范生
看到此烂文的同学,恭喜你成功进入12级贵州籍师范生就业大家庭。感谢各位的支持,经过申请和两轮考核,我被推举为贵州省就业工作小组长。(详情见http://mxcsy.ecnu.edu.cn/s/292/t/684/f1/47/info127303.htm)
我向大家承诺我将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也是我对大家的承诺!有没有做到位的地方请各位批评指正。
我们是一个团队,是一家人,真心期望各位在这个团队里能找到归属感,大家一起团结奋斗,使得整个团队向前进的同时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成长,取得成功。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就是“命运共同体”,套用今年博鳌论坛上习大大的发言“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相比较而言我们办的是小事,但对每一个即将毕业,踏入社会,参加工作的学生而言,就业又何尝不是一件大事呢?总之,我们之间的合作大于彼此的竞争,合作比起竞争利大于弊,那种促狭而小气的“你死我活”的竞争观念不属于我们华师人,那种将同伴视为“竞争对手”,“绊脚石”,“死敌”的人,那种为一所实习学校的名额,一个学校的职位而明争暗斗,甚至闹得头破血流的人不是我们孟院人。别看他们也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只不过是可悲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真正的孟院人胸怀梦想,心存友谊,懂的感恩!总有一天,北师大,西南大学等别的师范院校的孩儿们也会见识到,我们孟宪承书院并不是“花架子”,而是有着不一般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孟院精神的存在,到了那时,我们可以骄傲的说这既是我们创获的生存智慧,也是品性得到陶融的结果,更是我们自觉承担起“民族与社会发展”的责任的体现。因为真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教师,不是一个买矿泉水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纵火者,传播梦想的纵火者。
说句心里话:我们的就业工作能不能做好?孟宪承书院第一届贵州籍毕业生能不能成为榜样?我们的学弟学妹们会怎么评价我们?在这个团队里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幸福并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我心里一点底也没有。我恐怕只能可怜的预见在就业的路上还有很多未知的困难等待着我们,我现在是多么的需要各位的支持啊!今天,所有的队员都已加入本群,我期待的是我们每一个组员都能有事做,我们团队的事,事事有人做,每一个个体都能够获得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而且,因为每一个人的付出和努力,让组内所有的同学都能够感受到关怀,我们也都因为每一个组员的陪伴而感到幸福。就业也许并不仅仅是“找工作”,它应该是一种历练,一种让人成长,使人蜕变的过程,它也许和高考一样,没有经历就感觉人生不完整,它是什么味道?是什么颜色?只有经历过才知道。现在,我们唯一能掌握的,就是我们知道高考也好,就业也罢,到那时一定会有父母、老师、同窗战友的陪伴,我们还知道我们正通过努力实实在在的执掌着自己的命运。
因为“贵州籍”,因为“免费师范”,因为“孟宪承书院”,因为“12级”,因为“爱在华师”我们连接到一块,今天我们是同学,是兄弟姐妹,是就业小组的一份子,是初出茅庐的探索者,是彼此的依托!明天我们做了教师,我们是同事,是战友,是美丽的园丁,是灵魂的工程师,是彼此心灵的慰藉!我祈祷,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首往事时,还能够因回忆起彼此相伴的时光;说起那些年一起找过的工作;想起同伴的笑脸而欣欣然微笑。
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辣”也不行!如果你是“设计海报高手”、“通讯稿写手”、“礼仪接待美女”、“会场布置小能手”、“主持达人”、“宣传小灵通”等,请务必在《贵州籍12级师范生名册》(已传至群共享,填好后请发我邮箱550140449@qq.com)中“技能”一栏“对号入座”。
群文件里还有我共享的《2015届师范生求职宝典》和实习基地照片。
本周我会参加小组长会议,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群里提出,会后具体事宜再和大家商量,保持联系,祝各位学业进步,生活愉快!
刘阅川
2015.4.27
请朴素地表达(李镇西博文)
请朴素地表达
请读一读一篇题为《语文课程的本质:构建读写及审美的经验》的论文的开头——
语文的主体是广泛的,复杂的,无穷的。这是指它作为知识本身不仅包涵着基础的认知符号系统及其内部规律,同时包涵着与之对位的人的情感状态、价值判断、过程描述等主体的共时性体验。因而,人们在教授和学习它时,不可能像对其他学科那样系统,有层次,有梯度地进行线性方式的知识传授和接受,而是要更大可能地构建学习主体能够深入、持续的语文学习的内在体验。在今天,尤其重要地凸现在现代教学中。
读懂了吗?我估计能读懂的人不会太多。比如我就不知所云。本来,我还是教语文的,但我既读不懂标题更读不懂内容。
同样是谈语文教育,我们再读一段话——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这下我想所有人都读懂了。这是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的话。
我有时被邀请担任各类教育教学论文大赛的评委。常常读到一些普通老师写的文章,一开头就是“根据现代心理学研究……”然后就是一大堆让人头疼的心理学名词术语,还有这个“性”那个“原则”,让人云里雾里。如此“引经据典”,却没有自己朴实的东西。
这毛病其实是被一些“专家”传染的。毛泽东当年批评“党八股”时说有些同志写文章是“下决心不要群众看”,而现在也有那么一些“专家”写教育科研文章是下决心不让教师看懂的。他们喜欢玩弄时髦术语、新潮概念,喜欢这样“原则”那样“性”地构建“理论大厦”。好像这才是“教育科研”的“学术规范”,才是真正的“科学态度”。但是,当我们读到卢梭,读到苏霍姆林斯基,读到陶行知等真正教育大师精辟深邃而又亲切平易的教育理论著作时,那些晦涩高深的“教育科研”论著立刻便现出了“伪科学”的面目。
似乎可以这样界定“真专家”和“假专家”的判别标准:前者是最擅长将深刻的道理朴素地表达,后者是最喜欢将浅显的常识说来让人听不懂。越是学问精深者,表述其学问的语言越平实;因为学问大家已将知识融汇贯通且思维清晰,所以善于把高深的道理转化成大众化的语言。恰恰是那些才学疏浅者,其语言才令人莫名其妙;因为才学有限者往往自己都没有把要说的道理弄明白,思维混乱,所以只好装腔作势,在吓唬别人的同时也糊弄自己。
“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谁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而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职业的幸福。” 阿莫纳什维利这话所蕴含的理念多么深刻,而他的表达又是多么朴素与感人!这就是真专家。
教育理念完全可以朴实地阐释。理念与深奥的术语没有必然联系,与“宏大叙事“也没有必然联系。所谓“教育理念”无非就是隐藏在教育行为背后的指导思想,这种指导思想人人都有,而并非教育专家所垄断。而且,哪怕是一个教育细节――比如,课堂学生发言时,发言的学生是背对同学面对老师说话,还是转过身去面对全班同学说话,这都反映了教师课堂教学的不同理念。所以,理念并不神秘,因而对教育理念的阐述完全可以也应该平易通俗的,就像平时老师们在教研组讨论聊天一样。前面我引用了叶圣陶先生关于“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论述,而这些大白话所揭示的教育理念以及它所产生的影响,胜过多少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