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高九五届一班时,每个周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到我家做客:包饺子、吃火锅、打扑克……)
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因为常常在外面讲课,互动环节时常听一些老师说“优生往往忘恩负义,很少会回来看老师”云云。也不止一次听老师说,毕业后回母校看老师的往往是那些当年的“后进生”。其实,我始终认为事情不那么简单。
碰巧,在我正要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看到在《叛逆的青春自由地成长》后面,有一位老师也说了类似的观点,他的留言中有这样的话——
假如李校长不是有名气的教师,试问,荣同学还会记得他么?再问,教过荣同学的教师不下于几十个吧,那些教师在某些方面应该会比当年的李老师突出吧,那么,有没有记得他们呢,有没有去探望过他们呢?(这一段不是我愿意写的)
根据我的切身经验,中小学时期成绩优秀的学生,成大以后,极大部分都不会去探望他们当年的老师了,有相当一部分都会回头去对他们说三道四,专门寻找缺点当 谈资。相反,倒是那些问题学生,成大以后,时不时会回来探望老师感激老师,即使当年老师狠狠地批评过他们。在教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问题上,存在一个师生感 情是否深入,学生灵魂是否被触动的过程。
呵呵,这位朋友看来太不了解我和学生的关系了,也不了解荣建了——当然不怪这位老师,毕竟他没和我们近距离接触过。我的学生毕业后各行各业都有,他们大多 数并不知道我是所谓“教育名人”,比如荣建,尽管他在大学,但忙于埋头研究,无暇顾及其他,这次我请他他来开会发言,他大吃了一惊:“纪念你从教三十年? 李老师这么有名?”所以才有他发言的开头一段话。那天在现场,他也是这样说的:“我不觉得李老师有多么优秀,我觉得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 因此,这位老师说“假如李校长不是有名气的教师,试问,荣同学还会记得他么?”恕我直言,这样说好像荣建多么“势利”,这在客观上(肯定不是这位老师的主观意愿)对荣建是一种侮辱。
荣建当时在他那个班,绝对是一个很普通的同学,表现中不溜秋,成绩当然算比较好的一类,但绝不是拔尖的。因此,我的所有著作里都没提到过他的名字。平时我们也很少往来,毕业25年了,他从来没有单独来看过我,只是在四年前——都是毕业21年 后同学聚会见了一面。这次北京开会是第二次见面。他很少来看我,也不说明他把我忘了,只是因为他忙,或者说他的性格内向而已。这次我之所以请他,不是因为 他是教授、博导,请他来可以显示自己的学生多么“有出息”,也不是刻意要找一位当年的中等生,而纯粹是因为他刚好在北京,又可以抽出时间来。这就么简单。 正如我在荣建眼中并非什么“名人”一样,他在我眼中也并非什么“教授”“博导”“专家”。那天他发言之前,我就说:“刚才主持人介绍荣建是教授,是博导, 是什么研究中心主任,我听着觉得很好笑,荣建,不就是那个小男孩吗?什么教授博导和他 有什么关系?是的,在我心中,荣建一直是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形象。同样,我相信,荣建来到这个会场,也会很吃惊或者说不适应,他会感到什么‘著名专家’之类 称号怎么会和李老师有联系呢?在他的心目中,李老师就是李老师。因此,不管现在我有多么耀眼的荣誉,不管荣建有多么显赫的头衔,我和荣建就是最单纯的师生关系。” 荣建不是擅长“抒情”的人。我教他的时候,无论写文(他的语文一般)还是说话,都很朴实。不可能违心地说一些夸人的甜言蜜语,因此他的发言我相信是他的心里话。
因为我和荣建都不是“势利”的人。
问荣建有没有去看教过他的其他老师,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就纯属主观臆想。荣建尽管不是特别黏糊老师,但他是一个很感恩的人。举个例子,他高中的生物教师许老师——也是我的同事兼好朋友,许老师后来家里出了一点事,荣建在北京提供了相当的帮助,到现在他们还保持着很真诚的关系。那天在北京还聊到许老师。
总之,不了解情况,请不要凭主观猜测就随便对别人下结论。这对学生不公平。
我之所以在说正题之前不厌其烦地先说这么多,是因为我有责任维护我的学生的声誉与尊严。何况,上面所说,未必和我要说的正题没有关系。
很多的教师都这么认为,教毕业的学生,回来看老师的往往是成绩差特别调皮的“后进生”,而那些成绩优秀的尖子生,那些往往被母校被老师引以为荣的考上清华北大的“好学生”,却很少回校来看老师。
这似乎几乎成为相当多老师的共识了,甚至认为这是“规律”。(我相信,读到这里,有老师会情不自禁点头认可的。)
但是,我的实话实说,这个“规律”在我这里一点都不灵!从教三十年来,毕业后经常来看我的,或者虽然没有经常看来我,但和我保持联系的,既有班上成绩特别 好行为规范也很好的学生,也有成绩特别差表现特别糟糕的学生,当然也有那些中不溜秋的中等生。要说哪一类学生来看我的要多一些,或者说稍微多一些,我还真 看不出什么“规律”。
就以荣建这个班为例。当时这个班特别突出的品学兼优的吴涛、彭艳阳、程桦、张锐、沈建、潘芳奕等学生,直到现在还和我经常联系。彭艳阳结婚还要请我参加她 的婚礼呢,潘芳奕旅行结婚还专门从厦门到成都来看我(巧,刚好这两位女生最近几年和我失去联系了)。这个班的所谓“差生”也没忘记我,其中最调皮莫过于谈 俊彦了,毕业后当然来看过我,他还曾来找我借钱呢!中等生嘛,今年春节喻建忠、魏霞等人还和我一起吃了饭呢!彭可佳呀田丰呀卢婕呀等等我随手写下的这些学 生,算是中等生吧?都看过我的,还不止一次呢!对了,我想到宋平了,这是班上再“中等”不过的男生了,但毕业20年之后,写下一篇《20年前的李老师》,朴实而真诚的回忆了我对他的教育。2006年底我去广州讲学,他还专门到现场听我的报告呢!至于还有一些不能归入上中下三等的学生,就是富有个性的学生,比如赵刚等人,也是经常来看我,或请我吃饭。
其他年级学生的也是如此。“后进生”我就不说了,自然和我关系非常好。我在我的著作中曾有描写。这里我针对“优生往往忘记老师”的说法,再举一些例子,说明我的“例外”。杨嵩、王铜、夏亚卉……这些都是相当优秀的学生,但毕业后都和我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
这是为什么?我只能这样理解:因为在教他们的时候,尽管在教学上,我肯定会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有针对性的辅导;但这里的“针对性”绝不是把他们划为“上中下”而另眼相看的理由。一句话,我真的做到(写到这里我还在心里问了问自己)把爱献给每一个孩子!这也许就是每一个“层次”(按世俗的眼光)的学生都会回来看我的原因吧?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我所教过的数千学生都回来看过我。不可能!但对此教师应该保持宽容之心和平常之心。学生不会来看你,不一定人家就把你忘记了。 学习忙,工作忙,失去联系了,等等,都可能成为不回来看你的原因。有一个规律倒的确是一个“规律”:学生刚毕业的第一个教师节和春节,回来看老师的往往比 较多,但后来就渐渐少了。等到学生参加工作或者过了十年二十年,往往又会回来看老师,特别是他们成了父母,有了孩子,和老师的联系就更多了。这是我的切身 体会。对此,我是这样认为的,刚刚毕业的学生,对老师虽然很尊敬,但说实话,那种感情还比较浅,来看老师更多的是出于礼貌。然后他们读大学,找工作,为生 存打拼,确实很难顾及回去看老师——还有学生觉得自己没有出息,没脸见老师。待岁月流逝,人到中年,渐渐有了怀旧心理,自然会想到少年时的老师,再加上自 己也有了孩子,对老师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写到这里,我想到一个经常想念的学生,这个学生一直没来看过我,但许多读了我的《爱心与教育》的老师都说她应该来看我。这个学生叫“周慧”。在外讲学,常有老师问到她现在的情况。因为我的书中写了她进高中的第一夜生了病,我背她上医院的事。但毕业20多 年了,除了很多年前曾经收到她的贺年卡,就再没有音信。但我从来没怪过她,决不会想到“优秀学生(其实她当时在班上也只能算中等生)往往忘本”之类的“规 律”,更不会埋怨她“忘恩负义”。因为我知道她的为人,善良朴实,不可能“忘恩负义”。我知道她后来大学学的是德语,也许出国了,总之失去了联系。尽管现 在网络这么发达,但我也有很多学生很少上网的——程桦堪称计算机专家,可也很少上网(那天在北京我还在“骂”他。写到这里,我马上给程桦拨通了电话,把这 句读给他听,手机那头他哈哈大笑,说:“是的是的,我很少上网。”),所以没有联系很自然。我坚信,如果有一天,我和周慧见面,我们都会非常激动的。
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而且是高等动物,和学生相处三年或更多时间,彼此有了感情,学生毕业后希望他们回来看自己,非常正常。但是,这不是我们教书的目的, 更不是我们的唯一追求。教师的教书是为什么?就是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让他们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完善人格。如果这个目的达到了,就可以了呀!孩子的成长 与进步,就已经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至于还有学生会回来看我们,那只是意外的收获——有,当然好,而且惊喜;没有,也不要紧。这就是我说的平常之心。
我刚才说了,希望学生回来看自己很正常,没有回来看自己有些遗憾也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过分在乎甚至计较学生是否回来看自己,就是另一种“功利心”了。我的 确曾经听一位年轻的女老师给我说某个优生是“白眼狼”:“如果不是我,他休想考上大学!我给他开了多少次小灶给他单独辅导。他曾经成绩下滑,我还去家访, 害得我还摔了一跤。可是到现在连一个贺卡都没有给我寄过!”说着说着,这位老师眼圈都红了。
对学生当然应该进行感恩教育——不过,由老师去教育学生要“感恩老师”总觉得有些别扭甚至滑稽,而且还觉得这“感恩”有些变味。我想说的是,不要把学生是 否回来看自己,看得那么重。说得不好听点,我们就是服务行业的,所做的一切都是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因为服务,我们领了工资,其他的就不必多想了。商 店的服务员,会因为顾客没有去看他而郁闷吗?
有一个词我刚参加工作开始就特别反感,一直反感到现在:“感情投资”。先不说教育,就一般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无价的,所谓“无价”,就是没有功 利,不求回报。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彼此付出真诚,不应该想着回报,这才是真情。否则,连感情都成了“投资”,这个世界太冷酷了,太可怕了!说到教育,我相 信绝大多数老师对学生的爱是没有功利色彩的,是绝对无私的,是无愧于“春蚕”“蜡烛”的评价的——尽管这些比喻已经被人批评过,我也曾经撰文质疑,但是, 在“无私奉献”这一点上,临时用来说教师我还是可以接受的。然而,的确有一些老师,把和学生的关系庸俗化,和家长的关系物质化,一切都是“投资“,都是 “撒窝子”(川话,意即“放鱼饵”),所付出的,总希望回报。于是,一旦学生“忘记”自己,就郁闷,就“辛酸”……
做一个纯粹的教师,保持一颗纯净的爱心,不巴望学生毕业后都来看自己,你的形象往往会扎在学生心中一辈子,学生自然会永远记住你。我想到了已经退休的吴非 (王栋生老师)老师。他的教育他的课堂,充满了发自内心的真正的人道主义情怀,朴素而自然地爱着每一个学生,但他坚决不收学生家长的任何东西——他又一次 对我说:“连学生家长给我一瓶醋,我都不要!”但他的人格却赢得学生的尊重。在吴非那里,感情就是感情,不是“投资”。
说了半天,我还没有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有老师所说的“优生往往淡忘老师,回来看老师的往往是后进生”现象。因为第一,我自己不觉得这是规律;第二,如果有这 种情况,我也百思不得其解。因此,有没有这个“规律”?如果真有这个所谓“规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问题,还是让大家发表看法吧!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c61efa0102dx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