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思考这个问题,是近年教师和学生都在喊累,究其原因,师生两方都提到“课太多了”。
因为应试教学的干扰和社会纵容,很多学校办学思路错误,违背规律,不执行课时规定,认为加班加点是提高升学率的唯一法宝,既拼时间也拼体力, 把学生“圈”在课堂,围绕应试搞训练,老师反复讲解,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一些学校个别科目总课时是教育部规定的两倍以上。到了高三,语文、数学、外语三 门课时超量,以至于学校的课表 “拿不到台面上,不敢见人”。而事与愿违,上了那么多课,不仅把师生搞得疲劳不堪,效果也差。这是因为学生没有了“课外”(或曰“课余”)。
课堂只能解决部分问题。课堂,只是学生全部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生没有了“课外”,“学习”就不完整。没有“课余”,很难培育学习的趣味。学生在课外做些什么,他们如何支配有限的课余时间,对掌握学习方法有没有个人思考,对他的未来会有重要影响。
学生学习需要更大的天地,过多上课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发展。课程课时设置依据正常认知特点,有内在规律,“浓缩”或“稀释”都不利于学生的接受与理解,特别要注意的是,简单重复和无休止的训练有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误识,并扫灭学习兴趣。中国教育中,从小学开始的应试意识一直困扰学生,他们能在压力下保持一点学习兴趣很不容易。中学课程,学科趣味仍然应当是学生的学习动力,无视这样的常识常理,学习也就难有愉快可言。
在学科的课堂上,知识呈现有可能是独特的、单向的,课时仅够教师完成基本内容的教学,学生通过感悟把知识转化为某种能力,形成思维方法,需要思考、理解,逐步消化吸收的过程,需要一定的背景、经验,甚或需要某种契机,有时甚至可遇不可求。课堂教学按部就班,只有在课外,他方能比较从容地思考领悟,对所学知识整合巩固,并作进一步探究。这个过程饱含学习趣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这个意思。学生通过思考感悟获取的方法是最有价值的,而如果他没有时间去感悟,那样的“学”会带有缺陷。
在课堂,有时会发现某位学生有令人惊讶的见解,我曾注意过他,并自以为了解他 的学习状况,然而,这次课堂提问,他的回答超出我预想,他的独特见解与简约表达都让人刮目相看,我甚至怀疑自己以前是否了解他。其实,我以前对他的判断并 不错;是他在一段时间突飞猛进,有了质的变化,而这些变化,课堂上未必能表现,也不一定有机会表现。他在课堂之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发现了感兴趣的 问题,这段时间,他很“来劲”。教师在课堂,不大可能分别关注一百位学生的个人状态,不免顾此失彼,我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在特别需要教师的学生身上,而且一 段时间内有特定的需要关注的对象。就在这时,其他学生并没处于停滞状态,他们在“学”,在你没注意的时候,在你不知道的地方。
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有许多因素,不大可能全部来自课堂。学生在课堂接受的教学和交流,给他以启示,他在课外进一步学习与思考,逐渐形成能力。正常状态下,学生每个星期上五天课,每天6至8节,仍少于他的“课外”时间。在需要保证的睡眠时间之外,他有时间接触一些事物,并有余力关注感兴趣的问题,同时,他需要利用这些空余时间思考,包括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也有可能“回放”。
课堂并非万能,靠多上课不可能解决问题。如果课堂真有那样神奇,能让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而且留给课外的只是轻松和快乐,那不妨多上课,然而情况不是这样。
很多教师重视课堂教学,这是对的。但是,过于迷信课堂作用,可能事与愿违。一是教师个人业务修养可能难以达到那样的境界,二是违背认知规律,不了解“学”和“习”关系。教师误以为“课堂循序渐进”是正途,忽略了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与探究,也就有可能忽略学生的学习个性。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业余”。同理,学生学力差异,也多在“课外”形 成。如习惯养成,不完全靠课堂。学生学习个性,特别是他的一些习惯,形成因素多来自思考和行为方式,大量的课外时间有助于习惯形成。一般而言,课堂教学考 虑的是“共同基础”,发展学习个性,则在于学生个人学习天地;他能把这块地拓展到多大,要看他有无趣味,有无想象力,有多大的余力,以及有多大的活动空 间。
学生有没有支配时间的能力?如果学校不占用双休日,他会如何安排?如果有一整天时间,他会怎样计划?如果有三个小时,他会做什么事?如果只有四十分钟空余,他会不会想到可以利用来做一件有意思的事?如此等等。总之,学生在没有教师(或家长)指导的状态下,知道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作为学生,他合格了。
必须让教师和学生理解“课外”的重要,学生的“课外”有可能决定文化品质和生活格调。我越来越关注这方面的差异。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有可能影响他在未来的生存品质。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36653f0102vy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