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教育综合改革攻坚年 大中小学将现颠覆性变化
本报记者 姜澎 钱钰
今年可说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攻坚年。由高考改革以及现代大学制度为突破口的教育体制改革,今年进入正式推进阶段。
年初,各高校的大学章程陆续获批,教育综合改革两校一市的试点方案正式开始实行。而各高校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年初以来也都陆续出台。人事制度、人才培养 制度等成为这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的攻坚重点。而为了配合整个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从招生考试、管理制度以及整个人才培养方式都开始改变,而这些变革也带动 了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
高等教育
放权,自主发展
今年,高校综合改革方案纷纷 出台,而全国100多所211高校的大学章程也制订完成,这为大学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基础。在部分高校,院系的二级管理逐步推行,院系自主决定发展路径。与 此同时,几部委联合发文,高校预算拨款改革成为教育主管部门逐步放权,大学自主发展的起点。
高校“钱袋子”不再由教育部说了算,试点高校预算拨款改革正式启动,高校再也不用为了争取经费编写项目申请书了,也不再需要用过去项目制下“一根标尺”来衡量自己了。新的预算拨款制度有助于激发高校的竞争活力,推动高校的特色发展。
今年,中央高校获得财政支持的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高等教育备受诟病的项目制度财政拨款方式将改变成预决算制。高校用钱的自主权将有所增加,并且将会 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拨款机制,而不再需要像过去那样,为了争取拨款,高校年年需要针对各类项目编写项目计划书、结项报告等,有时甚至不得不编造项目以争取经 费,往往疲于奔命。
今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改革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现行中央高校预算拨款体系包括基本 支出和项目支出两部分,比例为6:4。其中基本支出以生均定额拨款为主,还包括一些政策性经费,主要用于高校的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项目支出主 要用于高校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但是过去,高校常常抱怨每年为了争取经费不得不疲于编造各种项目课题报告,而为了结项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 力编写那些结项报告,这意味着设置这些项目未必真正符合学校发展的需求。
改革后,原先13个项目经过优化整合,在新项目支出体系中变为6个项目。而原有的“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项目、“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等项目重新整合成了“中央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资金”。
此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已经开始实行预算制度,即不再按照项目拨款,而是逐渐将教育经费投入纳入日常预算。
据业内人士介绍,此举将激发高校的竞争活力,并且推动高校向特色发展,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教育主管部门推出项目,各高校就蜂拥而上,对照项目要求编写项目书,学校千校一面地发展,未来学校有特色就能够得到足够多的拨款,得到很好的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全覆盖
教育部发文,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高校纷纷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为学生成立创客空间。6月,清华大学牵头成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国高校合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部今年发文,各地各高校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 教育有机融合。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开设 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创新创业,基础在于教育,关键在于人才。而高校作为创新之源,创新创业教育也显得尤其重要。今年以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 学等高校纷纷成立创新创业学院,而此前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已经成立了创业学院,今年开始探索新的做法。
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首批 成员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37所高 校,以及英特尔、微软、腾讯、百度、阿里等50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教育部有关官员称,“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成立是希望能够探索创新创业教 育的规律,推动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三个拓展”,从面向一部分学生拓展为面向全体学生,形成创新文化;从 创新训练拓展为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教学过程中实实在在的内容;从解决学生的就业率拓展为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
联盟 成立半年不到,已经两次召集会议,探讨如何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今年成立时,联盟就召集了所有的会员单位召开理事会议,探讨如何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智力 优势,为全社会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真正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贡献。今年12月份,联盟 又召集了联盟内高校校长坐而论道,大学究竟该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大学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并最终覆盖到所有人群。
大学教育向基础教育延伸
配合高考改革,大学从通过自主招生探索标准化考试,希望能够开展中国SAT考试,转向探索中国AP课程,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并与中学联手培训中学师资,由此提升高中与大学的衔接程度。
高考改革制度去年出台。今年是高考改革制度出台后的第一年。清北复交又开始人才争夺大战,人才争夺甚至延伸到中学,自主招生各有高招。而到年底,这些学校又各自抱团推出了大学先修课程。高考改革新政出台后,如何选拔各自看中的学生,各高校可说是费尽心思。
自从全国自主招生试点实施以后,各高校通过自主招生考试的改革,争相探索标准化考试“中国SAT”,有北京大学联合部分高校实施的“北约联盟”,有清华 大学联合上海交大等高校实施的高水平大学联考的“AAA测试”,也有复旦大学独自实施的“千分考”。但在高考改革新政出台后,所有的这些“北约”、“华 约”都“解体”了。新的中国版AP课程开始成为这些高校探索的目标。
北京大学于2013年通过在线课程学习系统开出了一部分先修课程,并且于今年开始与全国的部分重点中学合作推广先修课程。今年清华大学正式上线了针对中学生的大学先修课程,并且领衔40多所高水平大学和重点中学,联合成立了中国慕客大学先修课联合理事会。
虽然参与中学数量众多,但是在中学校长们的眼中,这些考试每门功课在每个学校也只有一两个人参与而已。但是,学校各自抱团开设不同的AP课程又将使学生 难以抉择。这将使得这些大学所说的“将通过这一课程的实施培养中学师资,形成中学与大学联合的教育共同体”的目标并不那么现实,有人直言,这就是为了提前 锁定优秀生源。有业内人士称,探索AP考试完全可以各自探索,也可联合探索,何必动不动就要抱团,增加学生的竞争压力。
师资质量
小学老师也能评教授
中小学的师资质量提升成为年度话题。国家部委联合发文,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掀开“天花板”,小学老师也能和大学教授同等评职称。
今年教师节前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 开。中小学教师中将首设正高级职称。新规不同于我国从1986年开始建立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
那时,不仅中学和小学教师实行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且传统上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在职称评定上要“低中学老师一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相当于大学教师的副高职称,即五级教授;而小学高级教师,相当于大学的中级职称,而且进行这一认定还需要破格。
教育界人士认为,中小学教师首次拥有和教授、研究员同样的职业发展空间,提升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学教师“船到码头车到站”的职业倦怠现象,掀开了他们头上的“天花板”,调动了中小学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积极性。
实际上,2013年上海就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浦东、徐汇、普陀三区先行试点,目前已有11位教师评上了正高级职称。他们中不仅有中学和小 学老师,还有幼儿园老师。在11人名单中,就有上海科技幼儿园园长高一敏、上海建平中学校长杨振峰、原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等。
中小学职 称评定并轨的好消息让老师们振奋,但一些小学老师仍然觉得“这件好事离自己有点遥远,不太敢奢望”。毕竟竞争同一个正高级职称,小学老师要和高中老师打擂 台,能有多少胜算真是难说。不少老师希望主管部门在构建评价标准时,能考虑到中小学老师各自不同的职业特点。
师资培养改革
已经实施了几十年的师范类院校开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在教师资格考试中,师范生不再有优势,又使得师范类院校改革加速。
师范类院校一直以来都承担着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任。但是从2015年开始,师范生毕业不再直接获得教师资格。
现在,全国每年毕业的师范生有60多万,但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只有25万,并且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占了每年新入职教师的四分之一。师范类院校面临着改革的压力。全国几所主要的师范类院校都开始探索人才培养的改革之路。
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不少高中的优秀学科教师供不应求。而且,基础教育对高学历教师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上海、北京等教育相对发达地区的示范性中学,目 前教师入职的要求是博士。但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教师总人数1068万,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仅13万,占1.22%。2014年的60余万师范类毕业 生中,仅36万多是本科生,其余都是本科以下。
而且,不少中小学更愿意招收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在他们看来,这些毕业生在学科方面更有潜力。
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据介绍,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每年都会调查世界各国的教育质量状况,出版《全民教育全球质量监测报告》。在最近公布的2015年监测报告的主题中,“师资质量提升”成为关键词。
华东师范大学率先提出改革,未来逐步过渡到只在研究生层面培养学生,而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高校今年以来也都启动了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师范类人才培养的升级版。
基础教育
用制度解决择校问题
教育部今年两提“多校划片”缓解学区房热,各地纷纷出台地方政策希望能够缓解越来越严重的“择校热”。
2015年,关于学区房的话题从年头热到了年尾。
今年2月,继上海公布2015年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后,北京市教委也公布了中小学升学政策。
在北京,随着学区制的推进,一些热门学校过去是“点对点”服务附近居民,改革后则是在一个学区内、实行多点划片服务。除了横向的学区制,北京还在纵向推 进九年一贯制。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本校直升;一种是品牌初中联合普通小学组成九年一贯对口直升学校。也就是说,不仅普通小学可能与优质初中贯通,优质 高中也会通过名额分配的方式,扶持更多的普通初中。按照北京的政策设计,今后学生不出片区,就可在家门口的好学校完成9年至12年的学业。
与此同时,上海正在力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到2017年底,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将覆盖全市5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将明显扩大。不 难发现,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大前提下,京沪两地的中小学升学政策都进一步强化“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学区”的概念越发重要。
今年 3月31日,教育部在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上做过相关部署,要求各城市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 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学区房问题。各片区内热点小学、初中招生名额占该片区招生总名额的比例,片区间要大致相当。此外,还要整体设计小学入学、小升 初及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努力实现过程公平。重点大城市范围在2014年的北京、上海、广州等19个城市的基础上,新增郑州、福州、南昌、长沙、贵 阳。要求这24个城市所有县市区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
11月26日,教育部在召开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时,针对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又再一次重提鼓励地方部门“多校划片”,也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上哪个学校,以此给学区房降温。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按照目前的政策走势,未来通过购买“学区房”择校的风险或增大。随着对口直升学校数量的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择校热等问题将 逐渐得到化解。因为主管部门的政策正在叠加并释放这样一种信号:不管孩子上什么类型的小学,以后都有机会进入优质初中或优质高中。当优质资源直接融入、催 生出一大批新型优质学校时,热炒“学区房”的现象自然会逐步降温。
推动城乡教育均衡
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经费将实行钱随人走。城乡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全面部署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 “完善机制、城乡一体;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创新管理、推进改革;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 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同时,国家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相关项目,着力解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 薄弱环节。
一是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统称“两免一补”)。二是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
三是巩固完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四是巩固落实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政策。
这将首次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相关教育经费可携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钱随人走”预计将惠及1300多万农民工随迁子女,是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动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的一项制度创新。此外,3000万以上寄宿制学生、1200万左右民办学校就读学生、500万左右小规模学校的学生,特殊教育学生也将受益。
传统高中将被颠覆
高考新政下,上海高中开始大规模实施“走班制”,并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评价体系,未来几年内整个中学的管理体制乃至整个中学教育的模式都将发生颠覆性的改变。
高考改革正在颠覆中学的传统教学秩序,并影响到上海普通高中的格局,未来更将影响初中、小学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从今年9月份开始,本市高中二年级的课堂里“走班制”全面铺开。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每门功课的学习水平,选择不同程度的班级上课,一个学生的不同课程很可能在不同班级完成。
全校流动走班、班级组合式走班、相对固定走班、学生一人一份个性化课表……各层次高中结合校情都拿出了尽量可行的“走班方案”。每位同学都拿到了一份私人定制的课表。这也要求他们必须学会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涯。
走班教学不仅是对学生分层学习的一次新改革、新尝试,更是对教师的分层教学能力、高中课程合理安排的一个新课题、新挑战。
走班制铺开后,学校也开始关注学科设置的完整性问题,积极配齐和储备各类师资。与此同时,“走班制”背后的支持系统也在悄悄发生变革,对教师的管理也提出了挑战。
同样带来挑战的还有志愿服务等综合素质纳入中学生评价体系。
今年4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公布——从2017届高一学生开始,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情况会成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 价中的重要记录内容之一。根据规定,高中阶段社会实践不少于90天,其中志愿者服务不少于60学时。学校集体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后,社会实 践基地(机构)负责记录;并定期进行客观数据导入“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以保障信息记录的真实可信。今年暑假,在上海,数万名 高一学生涌向社会,做志愿者“挣学时”。
参加志愿服务,学生的心态各不相同。有人是抱着希望有所收获的心态去的,也有人则是抱着“挣学 时”的想法去的。这也就导致一些挣分快、时间相对集中的“好岗位”遭到“秒抢”,而一些“寂寞岗”则无人问津。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做志愿服务应更关注学生 在不同服务岗位上的收获和成长。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岗位经历对自身能力的锻炼,如何引导家长真正放手让孩子在社会大课堂去体验成长,如何引导社会各方面为孩子们了解社会提供更多的资源,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原文链接:http://whb.news365.com.cn/whjy/201512/t20151225_2330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