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文本,现代文一般两三千字,如果课前学生能阅读,了解文本内容,那上课时师生都会感到轻松。如果学生对自己要求比较高或是思维能力强一些,能在阅读中发现难点疑点,能有些自己的思考,那就是“有自学能力”了,几乎达到了“不需要教”。在这种状态下,教师上课即能进入正题,带领学生全面感知,只须用一两个问题就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或研读或探讨。学古文,如果课前学生能读几遍(其实用不了多少时间),尽量“读通”,上课时只要用点时间解决字词疑难,就能接触学习重点,研读分析,“说好处,看门道”了。课前能“读通”,会查工具书,能积累一些经验,越读越快,“文言文”何难之有?
然而课堂情况往往不是这样。直到退休,我也很难见到全班学生都按要求预习文本。无论怎样强调,总有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课本上没有任何阅读过的记号。高中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即使强制,也很难转变了。无论用什么方式招生选拔,也很难让学生的学习习惯统在一个水平线上,对这一点,教师应心中有数。我在从教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逐渐醒悟:习惯比智力更重要。学习习惯一定要在早期培养,越迟越难。学生学力有差距,同一种教学要求,不可能全面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学习中;而且,不同学科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宜保持相对的统一。学生的预习习惯,对所有学科都需要,不大可能只出现在一两个学科的学习要求中。我从这个角度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总会有所发现。
学生的“预习”,差异很大。有的学生习惯很好,他有好奇心,他总想知道在下面两个月将要学些什么,可能会面对什么样的新问题;学期伊始,新书发下,没等到上课,他就把它通看一遍,而且勾画出疑点难点;老师上课,他同步检验自己先前的判断,并延伸思考,甚至想点别的事,开个小差;如果在听到新奇的,他没有预见预想的问题,才会引起他的注意。他的思维常走在一般人前面。
有些学生底子好,有悟性,临上课前,见老师瞄了他一眼,赶紧打开书扫一遍,到时也能对付老师的抽查;有的古文基础较好,抽查到他,让他串解,他用手指按在最难的那条注释上,从容地用自己的话适当改造一下,“大差不差”,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便容易上当,以为他“预习”了。
学生不预习的原因不一。学生没有预习,有的是各科作业多,协调不好;有的则是厌倦学习,得过且过,期望值不高;有的则是没有好奇心,考试测验也吓不倒他。这中间也有教师的因素,有些教师不主张预习,担心学生知道了“例子”,上课不听,也有教师希望学生上课时能享受“教学设计演出”,做有新鲜感的观众。
一些同行没有考虑到预习在习惯培养和思维发展中的作用,而仅仅是为了上好自己的课。也有教师在上公开课或示范课时,才会特别关照学生“预习”,以“配合老师上课”,否则他的一节课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了解自己将要去做的事,预想可能会发生的事,思考将可以应对的策略,“如果怎么样,那就如何办”;很多有经验的成年人,未必很有智慧,而是他对即将发生的事能作出预测并做出准备,——物质的,精神的。
其实,旧观念一直在作祟,干扰教学。为什么非要认为学生只有在课堂才会学习?为什么一定要把“正式的学习”放在课堂上?为什么会认为学生只有“从师而学”?所谓预习,很大程度上已经是自学行为,而且这种自学比课堂教学更有效,因为它已经是一种自觉。要信任学生,不要以为他们不可能通过“自学”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只不过是条“基准线”,教师依照一定的程式完成教学过程,而真正能让学生铭记在心的,是他个人的学习体验。
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36653f0102uzu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