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高九五届一班时,每个周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到我家做客:包饺子、吃火锅、打扑克……)
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因为常常在外面讲课,互动环节时常听一些老师说“优生往往忘恩负义,很少会回来看老师”云云。也不止一次听老师说,毕业后回母校看老师的往往是那些当年的“后进生”。其实,我始终认为事情不那么简单。 Continue reading 李镇西|学生回来看你吗?(欢迎讨论,欢迎争鸣)
(教高九五届一班时,每个周末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到我家做客:包饺子、吃火锅、打扑克……)
很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因为常常在外面讲课,互动环节时常听一些老师说“优生往往忘恩负义,很少会回来看老师”云云。也不止一次听老师说,毕业后回母校看老师的往往是那些当年的“后进生”。其实,我始终认为事情不那么简单。 Continue reading 李镇西|学生回来看你吗?(欢迎讨论,欢迎争鸣)
编者按:
育儿经验在中国从来不缺少,人们信赖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亲子学堂则更希望为家长提供一个科学可靠的教养知识架构,比如利用心理学的成果来养育孩子。我们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刘建鸿开设专栏,每一期讲一个有关育儿的切实、落地的小方法。本期,刘建鸿博士带来的是,如何回应孩子的负面情绪。
Continue reading 澎湃|刘建鸿:90%的家长不懂得怎么跟孩子说话,你信吗?
我校教育学部教授 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政涛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当我今天站在这里,和各位新同学面对面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还不是欢迎,不是祝贺和祝愿,而是感谢,感谢你们的努力,让我们成为华东师大的校友,让我们 有机会,能够在未来的某时某地,用“华东师大”这个独特、不可替代的名字,互相辨识,互相呼唤,互相感恩,互相拥抱对方。感谢你们的努力,在这个世界上, 又将有7841个家庭有了华东师大的学生,又多了15682位华东师大学生的家长,以及更多华东师大校友的家属;感谢你们的努力,因 Continue reading 李政涛|让我们一起做“学生”
之所以思考这个问题,是近年教师和学生都在喊累,究其原因,师生两方都提到“课太多了”。 Continue reading 吴非|没有“课外”,怎么学